
未成年骑电动车被撞怎么定责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电动车事故频发。未成年人骑电动车出行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事故,责任问题就成为了当事人和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未成年骑电动车被撞怎么定责呢?本文将从赔偿和责任认定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赔偿
1. 交通事故赔偿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赔偿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依法赔偿: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赔偿;
(2)公平合理:赔偿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3)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4)先赔付后追偿:当事人先行赔付,再行追偿;
(5)保险先行:依法应当由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应当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
2. 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赔偿
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赔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赔偿:未成年人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2)家长或监护人承担:未成年人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失的,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承担;
(3)保险先行:未成年人应当投保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应当先行赔付。
二、责任认定
1.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应当依据以下原则认定:
(1)谁的过错就由谁承担责任;
(2)多方过错,按照各自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3)无过错的一方不承担责任。
2. 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未成年人承担主要责任: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未成年人无责任: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过错的,不承担责任;
(3)未成年人过错较轻: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过错较轻的,应当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操作步骤
1. 保护现场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并尽可能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 报警
在保护现场后,应当及时报警,通知交警部门前来处理。
3. 确认当事人身份
在交通事故现场,应当及时确认当事人身份以及所骑电动车的车牌号码等信息。
4. 拍照留证
在交通事故现场,应当及时拍照留证,以便后续的赔偿和责任认定。
5. 协商解决
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应当向交警部门报案,由交警部门进行调解或者处理。
四、结论
未成年骑电动车被撞怎么定责,应当遵循交通事故赔偿和责任认定的基本原则。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及时保护现场、报警、确认身份、拍照留证,并根据情况协商解决或者向交警部门报案。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