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几年?
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是指从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经过一定时期的保密审查和安全审查,确定其不再拥有保密资格,可以对其保密审查材料进行销毁或者归档的期限。根据《保密法》和《涉密人员管理规定》,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五年。
一、脱密期的操作步骤
1. 离岗前的保密审查
离岗前的保密审查是指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前,由所在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对其进行的保密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保密工作情况、保密资料的存储、使用、传输和销毁情况等。审查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并在档案中留存备查。
2. 安全审查
安全审查是指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由保密工作机构对其进行的安全审查。审查内容包括离岗后的行踪、交往、经济状况等信息,以及对其在涉密岗位上掌握的保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审查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并在档案中留存备查。
3. 确定脱密期
经过保密审查和安全审查后,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根据涉密人员的情况,确定其脱密期。对于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为三年;对于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五年。
4. 脱密期内保密审查
在脱密期内,保密工作机构应当对涉密人员进行定期的保密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涉密人员的行踪、交往、经济状况等信息,以及对其在涉密岗位上掌握的保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审查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并在档案中留存备查。
5. 脱密期结束
脱密期结束后,保密工作机构应当对涉密人员进行最后一次保密审查,并销毁或者归档其保密审查材料。对于销毁的材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废处理。
二、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的重要性
重要涉密人员是指掌握国家秘密的领导干部、军队将领、科研人员等。他们的脱密期长短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密的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如果脱密期过短,容易造成泄密风险;如果脱密期过长,容易造成涉密人员的压力和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和涉密人员的合理权益。
三、结论
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五年,这是根据《保密法》和《涉密人员管理规定》制定的。在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保密工作机构必须对其进行保密审查和安全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确定其脱密期。在脱密期内,保密工作机构必须对涉密人员进行定期的保密审查。脱密期结束后,保密工作机构必须对涉密人员进行最后一次保密审查,并销毁或者归档其保密审查材料。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密的安全,必须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