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减税降费,简政放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政府过多的干预和繁琐的行政程序也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双减”政策,即减税降费和简政放权。这两项政策的实施,旨在为民营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生水平。
一、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是指政府通过减少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费,降低其负担,鼓励其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1.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我国从2018年起,开始实施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政策。其中,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0%下调至15%,普通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下调至20%。
2.增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
3.降低增值税税率
从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其中,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4.扩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二、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是指政府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行政程序和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包括:
1.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政府取消和下放了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成本。
2.简化行政程序
政府简化了征地拆迁、建筑审批、税务申报等行政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
3.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政府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的网上办理,方便了企业和个人。
结语
减税降费和简政放权是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所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两项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和个人减轻了负担,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民生水平。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出更多的减税降费和简政放权措施,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